
永續環境
水資源及污染防治管理
針對空氣污染、水污染及水資源風險進行全面管理,確保廠區內的廢氣排放與水資源使用均符合法規要求,並致力於資源的高效利用與持續改善。
水資源密集度減量 (取水量/產量) | |
---|---|
2025年
減量3%
|
2030年
減量20%
|
相較2024基準年
空氣污染防治
本公司持有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,依照許可證操作條件,使廠內廢氣經過防治設備後排訪,以符合法規標準。
每五年定期出具固定污染源樣品檢測報告,未排放會配破壞臭氧之物質,如:全氟碳化物、ODS等。
水污染防治
大毅科技用水來源皆為第三方台灣自來水公司大湳淨水廠,從石門水庫取水,並經由淨化過程輸送至廠區所使用之自來水,廠內用水分為辦公室用水、冰水系統用水、製程用水。
廠區設有雨污水回收系統,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益
水風險評估
依據世界資源研究所(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, WRI)水資源風險評估工具(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)評估公司各廠址之水資源風險,顯示公司營運據點所在地區,有蘇州廠位於高水資源壓力區,而東莞廠為中高水壓力區,針對上述據點,我們會不定期關注當地用水情況。大毅科技所有廠區均沒有在生態保育區域汲水,也非生物多樣性價值的地區或受保護或復育的棲息地。
歷年取水量統計
單位: 千立方公尺(m³) |
取水來源 | 2022年 | 2023年 | 2024年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南山廠 | 地表水(自來水) | 143.256 | 181.662 | 188.628 |
長興廠 | 地表水(自來水) | 136.657 | 116.771 | 117.28 |
蘇州廠 | 地表水(自來水) | 87.972 | 40.799 | 24.675 |
東莞廠 | 地表水(自來水) | 33.73 | 30.725 | 32.788 |
總計 | 401.615 | 369.957 | 363.371 |
註2:1立方公尺=1000立方公升;百萬公升=千立方公尺
水資源來源與最終流向

廢水水質檢測項目
營運據點 | 廢水排放依據標準 | 檢測項目 |
---|---|---|
南山廠 | 水污法放流水標準 | 水溫、pH值、化學需氧量、懸浮固體、鎳、鉛、銅、水量、氨、氮、總鉻、鎘、總汞、砷、鋅、氰化物、硝酸鹽氮、氟鹽、、六價鉻、硼、錫、鉬 |
長興廠 | 水污法放流水標準 | 水溫、pH值、化學需氧量、懸浮固體、鎳、鉛、銅、水量、氨、氮、總鉻、鎘、總汞、砷、鋅、氰化物、硝酸鹽氮、氟鹽、、六價鉻、硼、錫、鉬 |
蘇州廠 | 《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》(GB/T31962-2015表1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控制項目限值B級) | pH值、懸浮物、化學需氧量、氨、氮、總磷、總氮、五日生化需氧量、動植物油類 |
東莞廠 | 廣東省《水污染物排放限值》(DB44/26-2001)第二時段三級標准。 | pH值、懸浮物、化學需氧量、氨、氮、總磷、動植物油類 |
廢水排放狀況
營運據點 | 製程廢水 | 總懸浮固體 | 化學需氧量 | 處理單位 | 承受水體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南山廠 | 118.117 | 27.375 | 31.9 | 廠內處理 | 南崁溪 |
長興廠 | 79.744 | 26.9 | 50.125 | 廠內處理 | 南崁溪 |
排水量統計
廠區 (單位:百萬公升) |
2022年 | 2023年 | 2024年 |
---|---|---|---|
南山廠 | 119.238 | 118.204 | 118.117 |
長興廠 | 70.911 | 63.014 | 79.744 |
蘇州廠 | 無工業廢水、生活廢水未計量 | 無工業廢水、生活廢水未計量 | 無工業廢水、生活廢水未計量 |
東莞廠 | 無工業廢水、生活廢水未計量 | 無工業廢水、生活廢水未計量 | 無工業廢水、生活廢水未計量 |
總計 | 119.238 | 181.218 | 197.861 |
耗水量
單位:百萬公升 | 2022年 | 2023年 | 2024年 |
---|---|---|---|
總取水量(A) | 279.913 | 298.433 | 305.908 |
總排水量(B) | 190.149 | 181.218 | 197.861 |
耗水量(A-B) | 89.764 | 117.215 | 108.047 |
註:僅計算長興及南山廠